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家凌雪 5小时前 :

    《魔法》车内部分8分,剩余部分4分,6分。《开着的门》9分。《再来一次》设定8分,呈现效果6分,7分。总评分7.3。 台词写的很棒,故事设定也挺巧妙,然而呈现效果还有待提升。看得出来功力,满分尬吹就不必了。

  • 勾悦媛 0小时前 :

    三位男演员的对手戏构成主要冲突,看优秀演员配合真的非常过瘾,任意搭配都充满惊喜,但故事核心以及最吸引人的部分无疑是jodie饰演的Margerite。不同视角的挑战在于如何以不同方式表达具有相同对话的场景,男性制造矛盾,jodie则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填补细节。她跟随观察者的变化切换人物性格,实现男性凝视和真相探寻。整部电影如同画面呈现的法国中世纪灰蒙阴暗的景象一般压抑沉重,Margerite是暗调里唯一的亮色。她灵动、智慧、善良,在荒谬制度中寻求公正,在看透虚伪时的破碎和坚强又让人怜惜。场景恢弘壮观,主要人物塑造丰满,通过男性凝视、性暴力和司法不公为女性发声,152分钟的时长做到面面俱到的同时虽然相对减少了女主的戏份没有着重刻画女性意识,但我想没有人会忽视jodie comer。

  • 依春荷 1小时前 :

    真正全然诠释出“偶然与想象”的是第三个故事《再一次》,两位阿姨通过即兴表演(我是认真的)在没有自述的情况下展现出“我是谁,她是谁”,而天桥上的演绎为自己这段心路历程做了一个自我和解,不可谓不感动,所以即兴表演大法好。第二个《门》的故事让人很难不在意结尾,立场不坚定的女性如同遇见法海,他们是否会再相见呢?第一个《魔法》故事,人类口中的文本啊真的是最难以验证的谎言,你把自己包装成受伤的男子去恋爱,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大家在各自的世界里做着海王吧。滨口龙介拍电影感觉很省钱,镜头就这么几个,演员也不一定用最好的,演技生涩正好反正角色也是生涩别扭的。但是第三个故事里的两个阿姨还是令人动容。

  • 函运鸿 2小时前 :

    直率执拗敏感细腻又温柔的厨子,灵魂导师级别引人释悟。皂感俗味奇情剧本烹调得克制规整又直白通透,撒上轻盈的银白粉末。揭开尴尬遮盖直面尴尬处境,把纤薄通透的幻意细细渗入所有日常的不伦不当,并非特意设置飞升时刻,而是每一秒在氛围的执拗和坦率、戏剧化的错位和游移、相处中的尴尬龃龉和灵光交汇中达到了看似最日常也最飞升的境地。无机感强的导演力添加仙气,把食材自然放着使得每一个间隙都真正被要求存在(对drama自然处理,这和好莱坞式的对drama继续drama式粗暴是两条路)和洪没啥关系(他是别的路子)但还是想说看洪片就能感到老头气(被洪粉暴打)洪底子是痛苦的,在不在意下藏着清醒现实凉薄的自嘲讥诮,越是表层设置随意就越解不开郁结(也不打算解)同样是自然处理,滨口的剧本drama,对真正日常细节感知有简化

  • 张简雪漫 8小时前 :

    前两个故事感觉很洪常秀,最后一个讲的是什么?

  • 凯杞 9小时前 :

    我们所经历的都是偶然,那个状态下的另一个选择,另一个字母送达的那个邮箱,还有重逢的那个高中老同学,偶然之外都是想象。电影看完有种久违的兴奋感,确实很妙很喜欢,情感冲突有种细腻的设计感,又丝毫没有狗血的感觉。可能大量对白会劝退很多观众,但就如文字能给予更多的想象空间,偶然间或许我们就错过了更多的不一样的人生,不是对与错,而只是各自经历与体验。

  • 捷文宣 3小时前 :

    自命不凡的骑士以战功和勇猛为荣,将口无遮拦看作耿直忠诚,将野蛮暴躁说成正义仁慈。风度翩翩的才子以征服和奸淫为乐,将拼命挣扎看作嬉戏挑逗,将野兽之行说成天作之合。街头巷尾的传言令人如芒在背,王公贵族的质询让人怒火中烧,人人都以神的名义起誓,却无人在意真相与公道,无人察觉背后的煎熬。雷德利一如既往的稳重,甚至过于保守了,借由A面B面的正反打描出故事轮廓,由C位女主如利剑一般将A与B的伪装一刀切开,但并未如想象般锋利,反而有些迟钝。前半段堪称职场教科书,直接展示了什么样的依附与顺从才能升官加爵,什么样的鲁莽与虚荣让人内外皆输,对两位男主针锋相对的成因深入刻画,反而削弱了主题本身的尖锐。但雷老爷子八十岁高龄依然在拍摄女权电影,已经令人肃然起敬。反而是讨论区里面一堆人在争论孩子到底是谁的,真让人哭笑不得。

  • 应碧巧 0小时前 :

    感官非常侯麦,但是比侯麦好看很多,因为轻盈,想到为什么有这样的关联,大概是因为处理了比较类似的主题,并且很喜欢作为男导演来拍女人,但侯麦真的没什么意思,主题太较真搞的很无聊(但恰好很符合迷影精神的需求),不过同时对女性赋予了符合男性视角的一些权力和权利(毕竟其实服从于那个没意思的逻辑),写不下了多了几个字,写长评里了。

  • 拓跋依瑶 6小时前 :

    恰到好处的处理 室内剧爱好者狂喜 第三段给我看哭了难道因为来姨妈T____T

  • 姜芳茵 8小时前 :

    是我喜欢的类型!停在最后一个拥抱感觉很美好。

  • 定平心 1小时前 :

    感觉像看了三集《深夜食堂》。典型的日本式别扭/憋屈。第一个故事好狗血。

  • 卫建辉 9小时前 :

    如果有女性视角的叙事就叫女权电影的话,那平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姚德辉 8小时前 :

    三段故事的构思都体现于一个偶然的巧字,每段故事的情愫又互为交织融为了一个关于爱是想象的整体。在《偶然与想象》的命题之下,滨口龙介作为导演最为鲜明的特点,便是他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细腻捕捉,在通篇都是对话的镜头里他仿若赋予了台词以灵魂,将关于爱的情思用一种轻盈又动人的方式给予了具象的表达。

  • 希涵瑶 3小时前 :

    滨口在第一段故事里用推拉镜的方式,于同一空间置换现实与想象,将两种以不同速度流淌的时间用同一个速度来展现,如同小标题所示——魔法,但这不是欺骗而是揭露,再现了《夜以继日》中隐蔽在日常生活的平庸下的惊悚。整部影片散发着近似侯麦和洪尚秀的气质,但不同于他们两人的随意和戏弄,滨口显然更在意平凡瞬间背后无限延申的不平凡,偶然与想象都是平行于此刻的真实存在。

  • 博贤 2小时前 :

    整整两个小时的无聊对话,无聊的让人发慌。看完了也没看出导演的立意是什么,特别小众。没看过的还是不建议浪费时间了。

  • 康文敏 3小时前 :

    稳了!稳了!稳了!记住这个名字吧,滨口龙介。这个78年出生的导演着实让人惊艳。继《驾驶我的车》被震惊之后,看完《偶然与想象》后的我忍不住拍案而起,连声叫绝。也许真像他们说的,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电影大师的诞生。

  • 双佳悦 1小时前 :

    PS:被朱迪·科默美到!

  • 仆明诚 1小时前 :

    实在是太太太太喜欢了!给了我关乎爱情的、蕴含种种思绪的奇妙想象,这是爱情的魔法,更是电影的魔法。

  • 凡采 8小时前 :

    滨口龙介的剧作设计的极其巧妙,有着西方契科夫式的独幕剧剧情设置,又有着东方式的奇思与幻想,在建构与间离之间游走,整体观感极佳

  • 井昊天 1小时前 :

    年度神作!个人排序231,把3排在2之前的人肯定是重视情谊超过性欲,反之亦然。三个故事都可以单独命名为“偶然与想象”,单拿出来都是一流的,尤其是2,这种情节只在A片中才敢拍,稍有不慎就丢了格调,但滨口拍成了论述“文学&色情&想象”的论文,太高级了。全片致敬洪常秀,题材也类似,却比洪的任何一部剧本(尤其是对话)都更细密、更哲学化,充满智慧、趣味和机锋。这些对话实为告解,坦白自我,疗愈人心。洪用知识分子态度揭露人心的混沌,有时批判有时怜悯;滨口则鼓励角色顺着自己的直觉喜好走下去;大概日本人太压抑而韩国人太粗鲁吧,两人都在突破各自国别的文化。选角实在太棒了,爱死古川琴音和森郁月了。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