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黄子华饰演的警察在一次抢劫案被车撞击导致半身不遂,同案中负责为歹徒开车的流氓李修贤则中枪变成植物人。黄子华不想象废人般过下半生,在智慧老人夺舍后变身的吴倩莲指导下,利用李修贤的躯体重生。不料李修贤原来是个可恶的人渣,在他家乡大屿山恶名远播。新的李修贤却聪明灵俐而有正义感,光 看他如何还债及重获三个老婆的芳心便趣味十足。知道内情的妹妹蔡少芬公开单恋哥哥,以及黄子华每次对李家的女人想入非非便要上厕所等成人趣味的安排也乐而不淫,颇令人有意外惊喜之感。
  夺舍,在道教中指夺取别人的身体驱壳以求得生存。警官Tommy(黄子华饰)最喜欢哼的一句歌就是:“Tell Laura I love her。”,他的女友Laura也是警察,喜欢周华健,家里有一个华健的纸板人像。Tommy在和匪徒的交战中被车撞击导致下身瘫痪,大小便失禁。“夺舍”成功的吴倩莲原来是失意女子从楼上跳下而未死,她指点Tommy,使警官借南丫岛烂仔腾鸡(李修贤饰)的躯体存活下来。腾鸡原来是个非常令人讨厌的人,在他家乡大屿山恶名远播,现在变成了一个孝顺大方聪明伶俐而有正义感的好人。Tommy的灵魂帮腾鸡解决了好多家庭问题,可是Laura却对这个新的 Tommy失去了兴趣,智慧老人告诉他解决办法只有Walk out,即弃舍。而腾鸡原来参与一宗抢劫案的搭档怕他不牢靠,要将他除掉,经过追逐,车毁人亡,腾鸡命归西天,黄子华脱壳而出,变回女友的歌星偶像周华健。一年后,腾鸡成为了南丫岛的岛主,一个好人,而且还参加竞选。

评论:

  • 尹建元 6小时前 :

    挺无聊的,除了Paul 比较帅…我好像没get到点

  • 公良水蓉 3小时前 :

    execuse me?导演拍这部电影完美诠释啥叫普信没有国界

  • 太史天骄 5小时前 :

    mackay才是名副其实的电影脸,为大银幕而生

  • 岳帅灵凡 2小时前 :

    铁叔抢去一切风采,故事一般吧,没有非常好的紧张感。

  • 俊初 1小时前 :

    这是一部典型的剧情推动电影,背景较为特殊,是根据历史小说改编,对其真实性的认可,是观众观看电影的思想基础。整个影片制作水准较高,故事的节奏把握得很好,紧张而流畅。尽管大家对这段二战历史史实都已经知道,但对影片所描述的故事:剧中主人公为阻止二战爆发而做出的努力,大家并不是很清楚,这也是大家的兴趣点所在。

  • 卫运峰 2小时前 :

    非常好看!历史上有多少改变人类命运的决定,其实涌动在那些拥有大爱的“小人物”身上。人物虚拟,却更似真实。“大人物”除了做决定,能做的很有限,所以历史课本才会那么无聊。

  • 振锋 0小时前 :

    希特勒是个魔鬼,但是所谓的聪明政客团体依旧无能为力,苟延残喘般说为战争争取了时间,却没有想过更有效阻止战争!没有一片雪花是清白的。

  • 强运 9小时前 :

    此外还有很多熟悉的老面孔,巴比伦柏林女主,王冠里的爱德华八世……荞麦小哥西装革履的精英扮相居然比1917里的狼狈乱糟糟的汤米更苦逼,好在这一次他总算没有再眼睁睁看着朋友死去了

  • 姒清霁 5小时前 :

    盎撒式历史虚无主义的集中体现,华丽的场面和养眼的卡司,虚构了战前英德青年官僚本着良知为和平作出的努力,为的居然是强行洗白张伯伦维系短暂的和平而作出的绥靖,仿佛张中堂的所谓“务实”只是忍辱负重的缓兵之计,舍得骂名为帝国赢得战争准备的时间。然而不提傲慢的英国初心更在于祸水东引求得苏德火并,事实是英帝的绥靖是以小弟为代价的慷他人之慨,只为自己置身事外,时隔八十多年,NATO先撩者贱又在乌克兰战场外隔岸观火,历史实在是多么相似,最有意思的是片末说张中堂的忍辱负重为英帝赢得最后的胜利争取了时间,只字不提苏联,仿佛二战是靠英帝打下来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 悉海伦 5小时前 :

    英国外交官不回家的原因找到了 心系德牧 (荞麦和三姐别搭了演完母子演夫妻这俩人真没啥cp感) 无论如何做出过努力而不是在等死,总会有希望,而不抱希望会更好。车内道别一场,美人流泪心痛!

  • 千竹月 1小时前 :

    毕竟大家都知道…希特勒是个神经病,用什么办法,目的都是一样的

  • 始诗柳 6小时前 :

    虽然外媒评价并不好,但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这部片子,也补了补二战爆发前英德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对张伯伦这个人的一些认识。几千万人的死活其实就掌握在一两个人的手中,而能影响这一两个人决定的是身边的秘书和助理,也许历史就会在那一刹那因为一个并不重要的身边人拐弯了,但谁能预料谁能阻挡历史的长河走向呢。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当下的乌克兰真是惊人的相似。历史总会在不同中重复相似之处。

  • 府慧月 3小时前 :

    张伯伦对英国二战的贡献不亚于丘吉尔,为英国备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乌克兰危机”以史为鉴

  • 斋芳林 7小时前 :

    也许我也可以喜欢历史、战争片。但有时候会因为已经知道了结果而害怕即将到来、无可扭转的命运

  • 卫泓序 2小时前 :

    1932年,一切都是捕风捉影,谁也不知道“为了德国的未来”会造成欧洲怎样的苦难,政治家的口号是拉选票,搞“一揽子政策”,更好的表演,更多的选票,很难有人看到口号背后驱动的运行机制会让民众会承受哪些代价,本质上的意识形态是什么,知识份子阶层不得不从一片吵闹中摆明立场,不断转译、据理立争;1935年,莉娜知识分子和犹太人的双重身份让她洞悉这个政权的吊诡和惊悚之处,也很快成为反纳粹主张的祭品,直到爱国的保罗发现国之为国的暴虐和阴郁是以莉娜的牺牲为代价;1937年,保罗获得跟希特勒共处一室的暗杀机会,但终归被朋友休及时报信按捺住一腔热血,所幸,武统欧洲的机密文件得以保全成为“反人类”证供。恶的势力不可抵挡,至少张伯伦争取到了同盟国统一阵线共同参战反法西斯的盟友,冒险没有白费,否则世界会是纳粹的世界。

  • 亓官芮佳 4小时前 :

    在《至暗时刻》之前看,历史课就篇章就顺对了。演员阵容整齐,各个有担当,画质精良,细节都能看出考量。只是被007和碟中谍还有神奇特工类高科技spy战喂熟了后,看80年前传纸条打世界大战觉得恍惚然。

  • 允冬梅 4小时前 :

    比起枪林弹雨的战争 战前的绝望气氛更加致命

  • 喆升 3小时前 :

    保罗最后没开枪的剧情,逻辑上没立住。影片最后字幕标注张伯伦之死,竟有些唏嘘和悲凉。

  • 敬经纶 7小时前 :

    小将们奋力一搏,老家伙们还木知木觉。关于张伯伦当时掌握的信息面,还可以去参考看石黑一雄写的《长日将尽》。

  • 卫谷翠 4小时前 :

    高中时代,只是提到了张伯伦搬起石头扎了自己的脚。宏观背后微观的故事表现不错。从宏观历史讲,欧洲人的绥靖主义风行,前有《敦刻尔克》为英国的不战而退洗锅,谓之曰:保留有生力量,然后这部《慕尼黑,战争边缘》为张伯伦正名,谓之曰:牺牲个人名誉,让美国看到德国的真面目。怯战?苟且偷安的表现不过是怯战。日不落帝国还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顿时搞到恶心。牺牲小国,跟当下之乌克兰没啥区别!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